本報評論員
  上海面向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和謀劃?韓正同志在市委全會上指出,要立足上海,更要超越上海,多算國家賬、戰略賬、長遠賬。
  算好這“三本賬”很有必要,很有意義。
  國家對上海的發展有明確的要求、清晰的定位,我們的領導幹部必須在全國大局下想問題、辦事情。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意識,凡是有利於國家全局利益、大局發展的工作,我們要毫不遲疑地做,堅持不懈地抓。比如,中央要求上海為全國改革探出新路,我們就必須圍繞可複製可推廣目標,全力以赴在制度創新上攻堅克難,取得成果。在大局下思考,就要求我們註重統籌兼顧,就不能以一隅之得損害全局之利。上海不能追求獨善其身,而應該在服務全國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獨木難支,上海的發展有優勢,也有短板,這就更需要樹立全局眼光,與兄弟省市取長補短,按照中央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註重改革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
  戰略,乃兵家制勝法寶,從古至今為國人所推崇。戰略思維,決定著我們能走多遠、登多高;戰略佈局,決定著我們的行動方位、分工協同。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已經在思考和籌劃2020年的遠景和中期規劃。靠著這個超前30年的戰略眼光和長遠佈局,才有了今天的城市佈局、產業結構、社會發展。如果我們缺乏這樣一種戰略思維和能力,就會陷於“事務主義”,只知道埋首應付時下的諸多具體困難,從而迷失方向、坐失良機。作為先行先試的排頭兵,上海肩負著國家戰略,承擔著一些重要試點任務。凡是中央確定的戰略謀劃、佈局和任務,我們要主動承接、積极參与、自我加壓。
  風物長宜放眼量。改革與發展,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時一利,必須要有“長打算”。比如產業結構的調整,會拖累一點GDP的增速,甚至會影響一時稅收的“入賬”。對此,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看上海的本事,不在於經濟增速、總量規模,而在於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同樣,評價一個幹部,也不能只看他的當前業績,而是要看他為後人留下了什麼。凡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和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我們要樂於做打基礎、聚人才、建機制的活。很多工作,不是馬上就能見成效的,而是需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積累和付出。這就需要我們具備 “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唯有這樣,才能剋服短視、避免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也才能著眼上海的未來,把握趨勢,超前謀劃,運籌帷幄。
  不謀全局,難以謀一域;不謀長遠,眼前的奮鬥也會缺失方向。我們必須要算好國家賬、戰略賬、長遠賬,使思考更具全局性、眼光更有洞察力、戰略更添競爭力,從而不負期望地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科學發展先行者。
  (原標題:算好“三本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w98xwgxc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