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4年1月6日,敘利亞阿勒頗,民眾示威要求停止戰爭 資料圖片/CFP
  導讀:歐盟的反恐協員克喬夫已於當地時間7月8日周二宣佈,9個國家的內政部長同意實施一項反恐行動方案,識別那些前往敘利亞的人員的身份,並阻止他們回國後進行恐怖活動。不僅是歐盟,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國家和澳大利亞等國,也紛紛採取了相應措施,阻止公民參戰。
  據新華社報道,9日,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和內政部長張志賢說,多名新加坡公民已經或試圖前往敘利亞,加入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作戰。這些人今後可能對新加坡國內安全構成威脅。
  新加坡攔截公民赴敘打內戰
  張志賢在新加坡國會說,當局得知,“少許”新加坡人已經前往敘利亞參加內戰,其中一名加入新加坡籍的男子偕妻子和3個2至11歲的孩子赴敘,一名新加坡籍女子也偕同外籍丈夫和兩個青少年年齡段的孩子赴敘,以多種形式參加敘內戰,“或者加入恐怖組織,或者向他們提供支持和援助”。
  另外,當局攔截多名試圖前往敘利亞或其他衝突地區的新加坡人,包括一名律師。
  張志賢說,必須防範“極端宣傳”,尤其是在互聯網上。青年人是網民主體,更易受影響。不過,新加坡當局並沒有指明公民具體參加的是什麼組織。
  極端分子“國際化”程度增高
  美國戰略安全情報咨詢機構蘇凡集團估計,敘利亞戰場上現有大約1.1萬名外國武裝人員,多數來自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摩洛哥和俄羅斯。然而,東南亞國家政府擔心國內出現更多參戰者。
  路透社說,安全官員估計,至少30名馬來西亞人和56名印度尼西亞人先後赴敘利亞參戰。一些安全專家則認為實際人數更多。
  不只是東南亞。澳大利亞政府估計,大約150名澳大利亞人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參戰,有些人甚至成為頭目。在這些人中,不少人據信已經加入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新華社報道稱, 伊拉克境內反政府武裝“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又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伊黎”)自稱擁有1.5萬人馬,但其中絕大多數(1.2萬)並非伊拉克或敘利亞本地人,而是來自中東、西歐和東南亞等地。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先前說,基於安全方面考慮,她最近幾個月已經下令註銷了“相當數量的”護照,可能對赴中東地區參戰的本國國民採取進一步措施。
  另據《每日郵報》日前報道,英國一對孿生姐妹據報應極端組織的號召,近日從英國到敘利亞參加“聖戰”。涉事父母對女兒的決定感到震驚,英國反恐部門正在調查這起事件,懷疑“聖戰”分子將要娶她們當作妻子。
  多國擔憂全球催生大批極端分子
  隨著“伊黎”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攻城略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當局則在緊張關註,擔心在社交媒體的傳播下,中東地區的戰事可能在本國國內催生大批極端分子,進而使得恐怖主義在全球蔓延。
  “存在一種切實的危險,即這些極端主義者可能作為接受過訓練的恐怖分子回國,對我們的安全產生威脅。”畢曉普說。
  新華社報道稱,張志賢更把敘利亞內戰比作上世紀的阿富汗戰爭。他說,當年,大批外國“聖戰者”前往阿富汗與蘇聯軍隊作戰,催生“基地”組織,進而戰後威脅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安全。
  “這個地區有原外國武裝人員,對我們構成威脅,無論他們是不是源自東南亞,”他說,“如果這些歸來的武裝人員是新加坡人,威脅更大。”
  協助極端組織的新加坡人“會顯現危險的傾向,支持或訴諸暴力”以達到政治或意識形態目的,“從而對新加坡國家安全構成現實威脅”。
  他同時認為,新加坡人赴敘參加內戰還可能引發新加坡國內族群間猜忌和關係緊張。
  相關
  法國計劃推出旅行禁令
  據國際在線報道,英國廣播公司7月9日消息,法國政府計劃推出一項旅行禁令法案,旨在防止國民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戰。
  法國政府官員表示,每天都有2—3名穆斯林離開法國,加入海外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很多人擔憂這些人士最終會給法國帶來危險。
  據悉,歐盟的反恐協員克喬夫已於當地時間7月8日周二宣佈,9個國家的內政部長同意實施一項反恐行動方案,識別那些前往敘利亞的人員的身份,並阻止他們回國後進行恐怖活動。簽署這項計劃的國家包括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丹麥、瑞典和荷蘭。
  鏈接
  “伊黎”:源於“基地” 最為富有
  近來,在伊拉克北部攻城略地的“伊黎”組織開始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新華社報道稱,“伊黎”6月29日宣佈,正式建立一個宗教“國家”,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成為“國王”。
  據報道,這一遜尼派極端武裝原為“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黎”趁火打劫,在敘利亞擴充地盤並與其他反政府武裝乃至極端武裝火併。美聯社報道,由於巴格達迪不服“基地”頭目管束,雙方已經決裂。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多哈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查爾斯·利斯特表示,“伊黎”宣佈“建國”,對“基地”組織領導地位構成“巨大威脅”。
  他說,“伊黎”依靠心狠手辣的方式迅速達到目的,展現了實力,吸引越來越多年輕的極端人員。
  李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關於“伊黎”的武裝人數沒有一個準確的估計,大部分認為有一萬多人。不過,由於該組織屬於遜尼派,所以,未來很難在伊拉克南方的什葉派聚集區達到這樣的效果。李偉說,所以,“伊黎”組織攻城略地的勢頭也有局限性。
  在招募廣告里,“伊黎”可謂出手闊綽,那麼,“伊黎”的錢從哪裡來?李偉說,在占領城市的過程中,該組織也占領了這些地區的金融機構、煉油廠等基礎設施。據報道,“伊黎”通過石油走私獲得了100萬美元的收入。此外,也不排除該組織會得到海外的富翁或其他個體的資助。李偉說,事實上,“伊黎”也被稱為是最富有的極端組織。
  解析
  “伊黎”的招募手腕兒
  想把那麼多外國人都“忽悠”到自己麾下絕不是件容易事。“伊黎”組織在招募新人上採取利用社交媒體的做法,這是“基地”組織時期所不具備的工具。知名反恐專家李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除了有宗教淵源的國家外,該組織在歐美吸引的主要是穆斯林二三代移民,他們中的大多數生活“不得志”。
  利用社交媒體
  如今的“伊黎”非常善於利用英文社交媒體平臺發佈各種宣傳材料並招聘新兵。各國反恐怖機構正通過社交媒體,尋找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更多信息。
  據新華社援引武裝人員網站的主編法赫里說,“正是社交媒體的發展增加了‘伊黎’的知名度,‘伊黎’使用社交媒體,尤其是‘推特’,大幅度協助其發展。”
  一名自稱在敘利亞參戰的馬來西亞人不定期在“臉譜”上發佈他自己和其他武裝人員的照片和視頻,已經吸引了近兩萬名“粉絲”。其中一名21歲的馬來西亞青年最終赴敘利亞參戰,併發布了他與“偶像”以及其他馬來西亞武裝人員在一起的視頻。
  廣告語“打動”人
  據人民網駐巴格達記者報道,該組織的招聘廣告和“伊拉克指南”尤其搶眼。
  “你不用做太多,不錯的薪水,包吃包住”,這就是“伊斯蘭國”成員向英國人發出的招聘廣告。他們喜歡到匿名網上論壇發佈帖子,並採取“有問必答”的方式擴大影響。武裝分子最願在青少年聚集的論壇上活動。
  與此同時,“伊斯蘭國”的招聘者還提供各類“避開官方監視、順利進入伊拉克的方法”。比如,要求應徵者攜帶智能手機和充電器電源轉換插頭,不要攜帶任何伊斯蘭教的經文或者書籍,但要帶上足夠的現金等等。
  吸引不得志青年
  中國知名反恐專家李偉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伊黎”組織招募的東南亞國家的人,一般來講,在宗教上有淵源,這些人一般哪裡有“聖戰”,他們就到哪裡去。
  據報道,自從2002年巴釐島爆炸案後,因遭到政府的嚴厲鎮壓,很多當地極端分子因為缺少“用武之地”,開始轉投伊拉克“打聖戰”。
  對於那些歐美籍人士,李偉說,他們雖然是歐美國籍,但大多是從其他國家移民過去的穆斯林的第二、三代。這些人在歐美國家被邊緣化,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不滿,所以,容易被“伊黎”組織吸引。
  人民網報道稱,今天的西歐國家穆斯林人口眾多,但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很容易被極端勢力通過網上滲透來洗腦,然後去從事自認為“很酷”的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人可能會從伊拉克回到歐洲策劃恐怖襲擊行動。本版文/本報記者 岳菲菲  (原標題:多國出手阻止公民赴敘伊參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w98xwgxc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